今天是:      大医首页 | 站点地图   
大医首页 | 本站首页 | 大医新闻 | 专题聚焦 | 视频空间 | 媒体大医 | 人物风采 | 大医校报 | 图说大医 本站首页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浏览文章    本站首页: 本站首页 > 正文

【字号: 】 【我要打印

行医执教七十载 心系大医一生情——记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附属一院柯若仪教授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17-04-06 09:24:18   本文被阅次数:


11月11日下午,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举行庆祝柯若仪教授行医执教七十年感恩会。会上,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英辉致辞,对柯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对全院医护人员提出要像柯教授一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学校党委发去贺信,表达了对柯若仪教授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敬意,党委希望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能将柯若仪教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发扬光大,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医学教育事业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90岁高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年纪若无重病缠身就是人生幸事。但是,对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柯若仪来说,90岁,却完全不是人生暮年、垂垂老矣这个概念。人们面前的柯教授有老年人的练达睿智,却无耄耋老人的消极与慵散;有中年人的自信进取,却无中年人的纠结与挣扎;有年轻人的乐观求知,却无青年人的稚气与单薄。

柯若仪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荣获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归侨华侨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带教教师等荣誉称号。时至今日,现已九十岁高龄的柯教授仍然坚持出专家诊,积极投身学校及医院工作,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书香门第 医学世家

柯若仪是浙江黄岩人,小时候在长春生活,她父亲曾经到日本留学,后来在铁路上工作。柯若仪从小学习就很好,跟父亲学了日语,中学时全班四五十人,只有两个考上大学,她是其中之一。1943年,她就读于日本东京女子医科专门学校(即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后来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东京的学习环境恶劣,政府同意中国学生转回国内学习。1945年,柯若仪转入满洲医科大学,即后来的中国医科大学读书。在那里,柯若仪遇到了自己终生的伴侣——吕景波。毕业时,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到学校来选人,吕景波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选中,走上了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教育处的工作岗位。从此,吕景波一直从事医疗行政及医学教育工作,而柯若仪毕业留校,正式开始了她的医者生涯。1953年,吕景波调到大连医学院负责教学工作,1954年12月,柯若仪也调入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专攻循环内科。

柯教授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兄弟姐妹中有三人是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家门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一斑。柯教授的爱人吕景波是一名出色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曾任大连医学院教务处处长,为大连医学院的建设发展及复办鞠躬尽瘁,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子吕申、女儿吕田、儿媳刘丽娜均是我校附属医院的资深教授,投身于临床与教学、科研事业。值得一提的是,受柯教授的感召和影响,其家中的两个小字辈也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业,外孙女奚卉从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大学附属国际医院心内科工作,孙子吕海辰从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后也来到了大医附属一院心内科,在奶奶工作了一辈子的岗位上继续拿起听诊器治病救人。

柯教授一家三代七人均为医疗工作者,其中四人都选择了充满挑战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可谓罕见。在如今行医环境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这种家庭内部的专一的职业选择,更彰显了柯教授及其家人对医疗事业的坚守和执着,更是“大医”精神的一种弘扬和传承。

学识渊博 医术精湛

柯若仪教授从业之初,曾编译苏联高等医学院校用教材《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儿科学基础》,解决了国内医学院校无相关教材的难题。调到大医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她重新组建内科教研组,指导开展教学和医疗工作,编写中文、日文教材,主持制作心脏听诊教学仪器。其中MST—1多路同步听诊视录仪,获辽宁省及中国科学院奖。1978年,她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并撰文《小平同志给我力量给我胆量》一文。科学春天的到来给了柯若仪无穷的动力,她把全部的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医院建设和病人身上,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解决了许多疑难病症,拯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

70年的从医生涯,柯若仪站在了事业的巅峰。她发表了有关急性心梗及肥厚性心肌病等论文百余篇、译文四百余篇,主编了《冠状循环与临床》一书。凭着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心肌梗塞的先兆”的科学论述,对预防心肌梗死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获得辽宁省科学大会奖,论点收入全国高等医学教材中。她曾任中华医学会19、20、21届全国理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3、4届编委,曾多次承担邓小平、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

医德高尚 情系患者

柯教授具有崇高的医德,把病人当亲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工作实践中,她把自己独特的人文关怀带给了每一个患者,患者都称她为“学者般、慈母般的柯大夫”。从医以来,她救治、诊断的疑难病症已成千上万,在她眼里,每一位患者都是亲人,她对每一个患者都不分贫富、一视同仁,都充满感情地询问病史和检查病情,书写诊断工整准确、记录详实、态度严谨。因此,她出专家诊时严格控制挂号数量,一个上午一般只挂10个号,给每一位患者留出足够的时间细致诊查、解决问题。她与患者常常促膝深谈,关怀备至。曾在一次教学查房时,将两双新棉袜送给一位赤着脚的农民患者,并亲自为这位肾炎病人穿好袜子,因为她知道,两只脚的保温对肾炎病人是多么的重要。有空时她还亲自到病患家中走访,千方百计地为病人解除病痛,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于死亡线上。

柯教授一向重视护理工作。她认为,离开护士的辛勤劳动,病人不可能很快痊愈。心脏病的急救要分秒必争,患者在病房突然出现意外,多数是护士先发现并实施抢救措施。病房早上交班时,她会总结前一天抢救经验,指导医护练“兵”,许多老护士多年后仍念念不忘老主任的指导。

从医70年,柯教授没有香车豪宅,一贯拒收红包,维护着医生这一圣洁的形象。医院曾为她这样题词“德高术精真心惠天下,苍松立雪傲梅绽枝头”。

言传身教 悉心育人

70年来,柯教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业务骨干,她的学生不仅在大连,在上海、长春等地也成为心血管专业的领军人物,真是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就在柯教授行医执教七十年感恩会上,她的学生、原附属一院副院长杨延宗教授还以沙画《柯老师的故事》与全场分享了他与柯教授的师徒之情。

1978年大医复办,1979年柯教授开始培养心内科研究生,是学校第一个招收临床研究生的教授,她也为创建大医内科学博士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柯教授还积极推荐胡祥、刘基巍等当时医院的年轻医生出国深造,带回具有国际水平的新技术,极大促进了医院的对外学术交流。

柯教授对年轻医生工作上的指导非常耐心,抓基本功,认真检查病志,每次查房记录都认真修改,被批评的医生会流泪但却由衷地感激这位严师。她组织青年医生翻译外文资料,并逐字修改,使其业务水平跟上国际形势又提高了外文水平。她与日本知名专家合作主编的《心内科医师入门必读》内容简明新颖,颇受欢迎。

学无止境 勇攀高峰

科学是无止境的,柯若仪教授就是勇攀医疗科学高峰的领军人物。

柯若仪教授非常关心医学科学最新的学术进展,经常参加全国各种会议,与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共同探讨问题,交流临床经验。作为大连市心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她非常重视学会工作,经常组织全市大医院的内科、心内科主任大会诊,并提出“三不”:不要车接送,不要吃饭,更不要报酬。她还组织学术报告会,疑难病人会诊专题报告会等,深受同行们的爱戴。柯教授担任辽宁省心血管学会顾问,她非常关注国内外心脏病学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观点,并经常邀请国际国内著名专家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讲学,使医院心内科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柯若仪教授始终关心并参加外事活动,为大连市的对外交往,为促进国内外医学科学及文化的交流,促进医护人员和海外学子的迅速成长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学校的医教研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离休以后,柯教授依然活跃在医疗第一线发挥着作用,经常为《家庭医学》、《家庭医药》等杂志撰稿,认真解答读者来信,做科普讲座。多次被大连市评为“巾帼英雄”和“三八红旗手”称号,成为医院离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之星。多次荣获大连市委老干部局“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老干部保健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和暖春风融雪化,晚枫勤勉愈红山。柯若仪教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是那化雪的春风,正是比红山还要红的晚枫。

  作者:  摄影:  最后更新:2017-4-6 9:24:18

 
站内搜索
最新更新
· 学校隆重召开2022-2023学年学生工作表彰...
· 学校隆重举行2023年秋季师生运动会
· 学校隆重举行2023年开学典礼
· 学校隆重举行2023年开学典礼
· 我校喜迎2023级新生入学
快捷菜单

快速返回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邮政编码:116044 电话:86-411-86110023
Copyright  ® 2010 大连医科大学 辽ICP备150086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