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辽宁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大连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林洪丽教授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授予首届“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从医二十余年来,林洪丽怀着对医学事业赤诚的追求和医生救死扶伤的博大情怀,通过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医学研究,让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她用一颗仁爱之心温暖抚慰了无数身心备受折磨的患者,她的精湛医术更赢得了各方赞誉与患者的信任。因为林洪丽在肾脏病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她先后被授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荣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和第四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创新奖”。
精业——肾脏病领域的领头羊
林洪丽在1993年从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我校附属一院肾内科工作。1998,她师从于国际著名肾脏病学家陈香美院士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博士毕业时,林洪丽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担当了学校附属一院肾内科主任的重任。十几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扶持下,在林洪丽的带领下,经过全科人员的不懈努力,肾内科已经从最初只有8名工作人员、10几张床位的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发展成为拥有32名医生、85名护士、5名技师的国先领先的肾脏病治疗中心,目前设有肾脏病专病门诊、专科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中心和先进的肾脏疾病实验室。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院肾脏内科不仅成为大连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还成为卫生部首批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批的辽宁省唯一一家肾脏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卫生部肾脏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等。如今的肾内科是辽宁省肾脏病领域的领军团队,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复旦大学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大医一院肾内科位居全国第17位,东北三省首位;在科技影响力专科排行榜中,大医一院肾内科位居全国第20位,东北三省首位,也是东北地区唯一进入国家排名前20的肾内科,提升了辽宁乃至东三省肾病患者诊治水平。
肾内科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发展进步,林洪丽谦虚地说,这主要是得益于学校和医院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肾内科整个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的加班加点和奉献。当年医院在用房极度紧张的条件下,支持包括肾内科在内的几个重点科室发展,腾挪出行政办公用房,改造成目前现代化的肾脏病实验室,为肾内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且不论是科室人员的配备还是设备的配置,医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
在林洪丽的带领下,目前大医一院肾内科已达到了东北三省一流、国内先进的水平。尽管如此,她仍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从临床中凝练科研问题和治疗难题,从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探索治疗肾脏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林洪丽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了肾病综合征营养及免疫治疗方法、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难治性肾脏病等新技术、新疗法,大大降低了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副作用,显著提高了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缓解率和治愈率,减少了尿毒症的发生率,使广大慢性肾脏病患者受益。尤其在IgA肾病、膜性肾病的临床防治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肾活检数量居大连地区首位,采用的改良式肾穿刺活检技术出血风险小、无痛苦、并发症少。肾内科还建立了大连第一个肾脏病专科病理实验室,肾脏病理质量及诊断水平得到业界高度评价和认可,参加多项国内和国际肾脏病理临床研究。还在国内较早实施慢性肾脏病一体化诊治模式,形成了临床——病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使各期肾脏病患者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探索——科研高峰的攀登者
在科研领域,林洪丽有很深的造诣。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实验室的墙上就贴着她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功,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而且,林洪丽坚持的一条科研原则就是“不能为科研而科研,要为解决临床问题而进行科研”。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0.8%,有的患者需要长期透析维持生命,给国家、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针对我国肾脏病临床防治中的重大需求,林洪丽长期致力于慢性肾脏病一体化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研究成果,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肾脏纤维化机制及治疗新靶点研究获得突破,得到国际认可;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专家联合攻关,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仿生肾脏微流控芯片” ,提升了我国在肾脏病生物材料领域的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公益项目,为推动我国肾脏病诊疗的规范化做出贡献。林洪丽目前不仅研究慢性肾脏病发病及进展机制、尿毒症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而且对越来越多发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也着手进行研究。
从2001年林洪丽担任肾内科主任开始带领大家进行科研,2003年她拿到了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目前整个肾内科共中标了20余项国家级课题。林洪丽曾主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主持或以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50篇,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2015年获得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她还广泛加强与国内外的横向科研合作,学科长期与国内外一流的肾脏病中心有密切学术联系,承担全球及国内的20余项大型临床研究项目。
仁爱——患者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林洪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二十几年行医路,她几乎没有节假日,基本没有正常时间下班。林洪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热情,同时也收获了患者的信任、赞扬,她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百姓的健康,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她医术精湛,抢救了大量的危重病患,解决了大量疑难病例,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用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整个肾内科。她说“治愈患者是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对病人永远都不能放弃。”
林洪丽热爱医学,热爱肾脏病事业,更热爱她的患者,每位患者都是她的牵挂。所以,在肾内科,她带领大家“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了一系列服务患者的举措:为患者建立了详细的档案信息,关注病情进展;根据病人情况不同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提高疗效;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身体力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建立了慢性肾脏病随访体系,显著提高了肾病患者的治愈率、社会重返率……正是因为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感情,所以患者蜂拥而至,好多常年做透析的患者都把一院肾内科当作了自己的家,和医生像亲人一样相处。而且,经过肾内科的精心治疗,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生存期等方面指标优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居国内领先水平。血透中心最长的透析龄已达28年,在儿童、高龄患者和危重肾脏病患者的血液净化救治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
林洪丽崇尚“仁爱、精业”的医者精神,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在非典等重大群体卫生事件中勇担重任,是非典防治中作为医院内科主管医疗和非典防治的主任,是第一个身先士卒到第一线值班的医生,她说只有主任第一个值班,才知道防治工作的具体要求,才能不断完善对患者的救治和医生的防护。
作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林洪丽把加强对基层医院的指导和培训作为应负的社会责任。作为卫生部首批国家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肾内科充分发挥技术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大连周边地区的营口市中心医院、盖州中心医院、金州区医院、长海县医院建立了腹膜透析中心,创建了腹膜透析“海岛模式”。每年的“世界肾脏日”,林洪丽还会和专家团队为肾脏病病友进行义诊,免费检测血压、血糖、血尿酸和尿蛋白,为肾脏病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数年如一日,病房中、血透室里、实验室中是她忙碌的身影。开展新技术时,林洪丽就守在患者床旁,甚至对护士的操作都一一过问,一项一项临床新技术就这样开展和引进。深夜里,她办公室的灯常常亮着,忙碌了一天的医疗工作后还要看文献,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科学问题。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她正在指导的就有4名博士、10余名硕士。曾获第一届学校教学大奖赛冠军的林洪丽也是一位严师,她把对学生的爱都隐藏在严格的要求和严谨的培训中。取得诸多成就的林洪丽,在外人眼中,从没有一句惊天动地的“大话”。在林洪丽自己眼中,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身为一名医生的“尽责”而已。德技双馨,尽显仁医本色,林洪丽和她带领的肾脏内科团队在肾病治疗、研究领域依然在不懈进取、永攀高峰!(胡莉莉 文/图)
林洪丽教授
疑难病例分析讨论
肾脏疾病实验室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