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危难关头,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考验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前,红军已达30万人,长征结束,剩下不到3万人。红军官兵“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红军才从困境中逐步走上胜利的坦途。
纵观人类发展史,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使人坦然面对死亡。在中国历史,曾产生过三个以“万里”为计的活动:万里长城、万里“丝绸之路”和万里长征。万里长征是一个中共产党人因理想信念而造就的人类壮举;万里丝绸之路则有一半属于信仰信念行为。表面来看,理想信念看似虚无飘渺,但当她进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价值系统,尤其支撑我们的行为后,便真实可感,富于魅力和吸引力。长征的胜利就是最好的例证。
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处于崛起中,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还将面对更多、更严峻的挑战,这同样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
不忘初心,激发信仰的伟力,走好新长征路,应该是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当好新长征的宣传员,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引领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曹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