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 正文

长征精神铸魂青年征程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6-11-22   本文被阅次数: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当代青年该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回顾长征,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数字让人深切感受这是一段传奇和辉煌的史诗。红军将领平均年龄不足25岁,士兵平均年龄最大20岁左右,最小的还不到18岁。在战斗中牺牲的红军营以上干部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充分说明青年为长征胜利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对先辈最大的敬意是传承。长期以来,党对青年始终给予厚望,2016年4月,习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技大学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勉励同学们“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六有”的提出为当代大学生指明了前进方向,而 “六有”在长征中的青年身上已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理想和追求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方向。长征路上中央红军平均每天一个遭遇战,平均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没有心中的远大理想和执着追求便无法历尽苦难;勇于担当与作为是人生行为的准则。在长征这条锻造之路上,一代新人朝气蓬勃,淬火成钢,无论是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中,还是在现代化建设中,都彰显着中国青年的担当;砥砺品质与修养是人生境界的提升。习总书记提到的“半床棉被”的故事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长征路上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都在描绘着共产党人的模样,而在今天“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每位青年人都有必要在坚守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中释放青春正能量。

在新的征途上,长征精神引领着青年不断前行,也是我们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团委组建了“重走长征路”社会实践专项团队,同学们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街,到红军山烈士陵园广场缅怀先烈,追寻先烈足迹,同学们强烈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和卓绝,体会到昔日革命的艰辛困苦。一位同学这样谈到自己的感受:“我一定要努力完善自己,感恩先烈,不忘过往之艰辛,传承红色基因”。在“送医送药万里行”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也切实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群众、送去温暖。在“时代先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为同学们讲述长征故事与长征精神时,同学们热血沸腾、感动不已。这些都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信念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作者:团委书记 王芳)

审核:刘波  作者:

  最后更新:2016-11-22 14: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