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 正文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6-12-12   本文被阅次数:


近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立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战略高度,研究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遵循思想政治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长久以来,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局面,面对移动互联技术让海量信息无孔不入,迅速占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的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多个维度面临新挑战。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切实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才能真正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实现。当代大学生心里既好奇,又猎奇,唯有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感受到党的伟大与党的事业的伟大,才能切实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而要做到这些,则需要广大教师付出辛勤的努力。“亲其师而后才能信其道。”如果老师都是板起面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两奇”心理,再科学的知识、再完美的理论、再重要的思想也无法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载体。网络时代,信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在一个你有“登场权利”, 我有“围观自由”的时代,线上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和现代网络技术有机结合,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处处可得、时时可及,让我们的学生在网络中也可以发现真理的光芒。线下则要进一步激活党团组织的活力,营造积极健康、奋发有为、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召下健康成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关系青年成长,关系民族未来。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立德树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一名高校教师惟有增强自身的本领,种好责任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形成。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始终在路上!(作者:第二临床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张琳)

审核:刘波  作者:

  最后更新:2016-12-12 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