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交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年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打造澜湄卫生健康共同体”研修班于11月3日-6日在我校成功举办。

研修班开班仪式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卢苇主持,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讲师及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教育的概况。北京协和医学院全球健康中心主任乔友林和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杨悦在致辞中对我校承办本次培训工作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卢苇主持开班仪式

北京协和医学院全球健康中心主任乔友林致辞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杨悦致辞
本届研修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主旨讲座、专家圆桌论坛、学员工作组会议、模拟澜湄卫生部长会议、实地考察、师生座谈等。本次研修班邀请了来自外交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爱尔眼科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为招募来的60多名学员做了多层次的培训指导。主旨讲座围绕“澜湄卫生健康合作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展开,圆桌论坛以“澜湄卫生健康合作的需求与前景”为中心,主题涵盖澜湄卫生健康合作战略、人才培养、机遇挑战,以及宫颈癌、甲状腺疾病、眼部疾病、炎症性肠病等的防治,以及婴儿营养摄入,医院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培训工作组会议上,以“推动澜湄卫生健康合作的政策建议”为主题,澜湄六国学员代表围绕合作议题发表观点、展开讨论,并以工作组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总讨论成果。

在“模拟澜湄卫生部长会议”阶段,六国学员代表遵循澜湄合作议事规则,基于工作组会议达成的政策共识,围绕主题,阐述本国立场,并共同发布《2023年澜湄卫生健康合作倡议》。最后,专家代表为学员的工作报告做了详尽的点评并颁发了结业证书及优秀学员证书。

自澜湄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实现澜湄次区域卫生安全和发展一直是澜湄合作成员国的共同目标。近年来,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各方在传染病监测及联防、技术装备援助、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协调合作显著加强。然而,一些成员国面临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双重挑战,并由于缺乏人力物力,国家和区域卫生治理能力有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足。因此,本期培训计划主题设定为“打造澜湄卫生健康共同体”,旨在模拟制定区域卫生合作战略,培养未来卫生外交人才,帮助成员国重建后疫情时代的卫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