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大医首页 | 站点地图   
大医首页 | 本站首页 | 大医新闻 | 专题聚焦 | 视频空间 | 媒体大医 | 人物风采 | 大医校报 | 图说大医 本站首页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浏览文章    本站首页: 本站首页 > 人物风采 > 其他 > 正文

【字号: 】 【我要打印

辽宁好人·最美医生——记第一临床学院援疆医生黄伟教授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17-04-06 09:39:23   本文被阅次数:


编者按:4月26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共同开展的“辽宁好人·最美医生”发布会在辽宁广播电视台举行。全省共10名医生被授予“辽宁好人·最美医生”荣誉称号。第一临床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部部长黄伟教授凭借在援疆医疗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业绩,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认可,高票当选“辽宁好人·最美医生”。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医疗卫生事业相对匮乏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之上,常常奔走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肩负着祖国和医院的重托,放下原本安适的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挑战,为当地的医疗事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才华与力量。他们,就是援疆医生。

第一临床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部部长、重症医学科黄伟教授,就是援疆医生中的一员。2014年2月25日,黄伟作为辽宁省第四批援疆干部之一,踏上远赴新疆塔城的征途。在长达18个月的医疗援疆生活里,他克服了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全心全意地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也让新疆塔城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主动请缨去援疆

高端医疗仪器聚集、24小时轮班工作、从死神手中抢生命……这就是医院里的重症监护病房(ICU),而黄伟就是一名常年“奋战”在这里的重症医生。从医的22年里,黄伟参与救治的重症患者不计其数,从死亡线上拉回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的医术精湛,尤其是中心静脉穿刺,穿刺时不仅可以做到一针见血,还能用最少的回血判断导管是否在血管内,同事们送他个外号叫“黄一滴”。虽然医术得到无数患者的认可,但黄伟从未摆过名医架子。为了治病救人,他会在接到紧急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他常常废寝忘食地寻找最佳治疗方案;遇到重症病人,他总是没日没夜地守在病房……在这位医生的心里,病人重于一切。

2014年年初,得到医院要派人去援疆的消息后,黄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2月25日,黄伟便到达新疆西北角的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正式开始了他的医疗援疆生活。“虽然启程前有过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地的医疗情况还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黄伟说,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妇女的贫血在当地非常常见,因为经济、医疗资源不足而导致治疗延误的情况更是普遍,甚至连医院的外科手术器械都是20年前的水平。看到这样的情况,黄伟有些揪心,他暗暗要求自己,一定要尽快“接地气”,一定要把先进的诊疗技术引进当地。

就这样,黄伟一边克服着气候、文化、语言、饮食等重重困难,一边坚持查房授课,重新学习当地常见病的发病规律和诊治步骤。很快,刚到一周的黄伟就成功确诊了一例布鲁氏菌病病例。在那次夜间急诊中,他对一位死胎分娩的血色素极低的哈萨克族产妇进行系统分析和判断,不仅查明了患者失血性休克的原因,还发现她同时合并有慢性肾功能障碍。随后的抢救立竿见影,第二天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全身状况都有了显著改善。

送医送药送温暖

作为一名医生,看病救人是天职,黄伟希望自己在新疆的日子里可以多为当地做点事情。带着这种心愿,他主动参加了“辽宁援疆医生走基层”活动。第一次义诊,黄伟和另外5名援疆医生去到当地的巴斯阿不都拉村,“草原上来了医生”的消息传得飞快,村文化室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各族村民。面对一张张诚恳而焦急的面孔,黄伟立即投入到义诊工作之中,尽可能为每一位村民提供全面的帮助。当听说59岁的达斡尔族村民陈浦花身患疑难杂症、行动不便时,黄伟和其他援疆医生立即上门为她会诊,中西医的共同诊治为她病情的恢复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援疆医生们温暖的行为让陈浦花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那以后,黄伟便经常随医疗小分队分阶段去到塔城地区的边远乡村和牧区,在田间地头为村民、牧民们诊脉断病,做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基础性体检、诊疗。在外人看来,这些工作对援疆医生来说也许有些大材小用,但黄伟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其实走进草原牧区,让我更加懂得肩上担负的是什么。医生不仅仅是救死扶伤,更是一种担当和责任,而一名基层医生的价值远大于医疗本身。”

建立塔城首个重症监护科

除了坐诊、授课、义诊之外,黄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协助地区医院建立重症医学科和监护病房。“刚去的时候,ICU内部的吊塔已经安装完,但科室的布局、器材配备、卫生通道等重要的基础建设都还没完成。”黄伟笑称那段时间自己是ICU的“土木建设总设计师”,从水龙头、插座的安装,到房间隔断分区,他一定要亲力亲为。渐渐地,医疗区与生活区、污染区与半污染区的分区确定了;生活通道、医疗通道与污染通道划定了;窄小的入口门廊消失了;患者家属等待区明亮了……从3月中旬到6月初,短短两个半月时间,黄伟终于实现了原以为不可能的设想。6月11日,这个面积近1200平方米的塔城地区的首个重症监护科开始投入使用。

黄伟知道,虽然地区医院的重症监护科建立起来了,但塔城医疗水平的提高,最终还要靠当地的医生们。于是,黄伟设计了全年的培训授课方案,除了每周三次的查房之外,每月还安排了至少2次的科室培训,从简单的吸痰、口腔护理到复杂的心肺复苏、高级呼吸策略、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都一一安排讲座。在专门隔出的“学习室”里,白板上满满地写着英文及中文注释,“确实有人看不懂,但我会一遍遍地重复,让医护人员熟悉这些词汇,进而掌握专业流程。”黄伟说。终于,黄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培养的3位本地医生都通过了号称最难也最具价值的中华医学会全国重症医学医师资质培训班的考试。

那段日子,黄伟每天都是高负荷工作,常常累得连一句话都不想说,但是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在ICU成立之前,危重患者都得向外地转运治疗,现在不仅可以服务于当地居民,也可以覆盖到周边县市。他笑道:“只要能让边疆医院的急救能力和急救层次上台阶,我辛苦点不算什么。”

做好医生是一生的追求

援疆任务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苦差事,但在黄伟看来,多点多线的援疆工作,忙碌而又充实,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到了那里我就把自己当成那里的人,尽我所能为患者提供好服务,不辜负所有人对我信任,发挥一名援疆医生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如今,已经回归到原来工作岗位的黄伟,时常还会挂念着边疆的医疗情况,他说:“还是要为边疆投入更多的经济、医疗资源,扶持边疆地区医疗中心的建立,使之成为本地专家和内地援疆专家组共同工作诊病的场所和高地,这样才能带动全地区医疗水平的提高。”

虽然现在的工作环境比边疆安逸了许多,但黄伟依然严格要求自己,拥有精湛的技术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一直都是他的目标。黄伟说,他经常告诫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选择了这身白大褂,也就选择了守护生命的责任,“我将会时刻铭记医生的职责,用精湛的医术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护航。”

  作者:  摄影:  最后更新:2017-4-6 9:40:20

 
站内搜索
最新更新
· 大连医科大学2025年新年贺词
· 学校隆重召开2023-2024学年学生工作表彰...
· 雪中大医
· 我校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庆...
·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暨202...
快捷菜单

快速返回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邮政编码:116044 电话:86-411-86110023
Copyright  ® 2010 大连医科大学 辽ICP备150086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