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首届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在学校教务处统筹部署下,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检验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肿瘤干细胞研究院、医学科学研究院和重大疾病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研究所8个培养单位精心筹备、有序安排,为138名学生组织了18场线上答辩。
论文答辩现场
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是国家于2015年推出的医教协同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抓住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机遇,从首届学生开始,启动了全程科研导师制,着力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素质的强化培养,在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历史上首次设立了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答辩的人才培养标准。
今年,首届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学制定方案,副校长管又飞在答辩前专门部署学生论文写作、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等工作,并亲自到论文答辩现场指导,面对新工作、新挑战和新问题,向全体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提出要确保做好疫情防控和线上答辩程序规范、质量保证。为此,学校精准施策,各培养单位通力合作、精心准备、提前演练,细化组织安排程序,搭建师生在线联络平台,确保线上线下答辩“同质化”。
副校长管又飞指导论文答辩工作
在答辩工作期间,教务处深入答辩现场,观摩指导在线答辩过程,与答辩委员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并开展在线学生座谈,全面掌握答辩工作进展情况,听取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工作积累更多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教务处与答辩专家座谈
各场次答辩过程中,网络信号通顺、视频语音流畅。学生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全面阐述自己的研究和收获。评委专家严谨认真,对学生答辩进行针对性提问,并从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结构、数据结果等方面进行点评,认真讨论并给出客观的答辩意见,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5+3学生线上答辩
学校自2015年启动了全程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以来,面向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先后出台《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制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培养方案到培养模式力求创新,从政策到经费给予充分保障,强化学生本科教育阶段全程、系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训练。首届138名学生经过五年一贯的创新能力培养,改革成效初显。截至毕业前,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发表科研论文35篇,其中SCI文章12篇、中文核心14篇、正规期刊9篇;参与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项目37人次;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15人次。
在全国“一盘棋”做好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此次线上答辩不仅科学、规范的有序进行,更是激发了师生们以及教学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为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