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秋高气爽、微风习习,美丽的大医校园再次张开热情、温暖的臂膀迎接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今年,我校招收博士研究生140人,硕士研究生1927人,共计2067人。他们将在最美的大医深造学习,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数字化迎新”高效便捷。研究生迎新工作仍然采用“互联网+迎新”模式。学生报到前,学校已将新生缴费银行卡、录取通知书一并邮寄给学生,新生通过QQ群、微信群和迎新网站了解报到须知、迎新工作安排以及学校概况、院系简介、校园地图等信息。报到当天,各院系在凌峰路设置了迎新报到站,工作人员核对新生录取通知书、录取信息等入学信息,为新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大简化了学生报到手续。
各院系设立迎新工作站欢迎新同学
学校为新生入学提供“一站式”服务
学校为新生发放一卡通、学生证、入学材料等
“防疫通道”保障安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报到当天,学校在校东门设置了“防疫通道”,新生到校须经“防疫通道”进行体温检测、查验“绿码”“绿卡”以及录取通知书。为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新生报到前已经向学校报告了本人及家庭成员30日内旅居史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报到条件的方可来校报到。为减少人员聚集,新生报到时仅限一名家长陪同。另外,乘坐学校统一接送车辆入校的新生,由接站车辆自“两站一场”“点对点”送至校东门“防疫通道”,乘车前需测量体温、核验身份、核查“一卡一码”、手部消毒、登记乘车信息等,学校还将对全体新生进行核酸检测,全力确保每名学生健康安全。
工作人员核验新生入学信息
工作人员为新生检测体温
“特色迎新”亮点纷呈。今年,研究生迎新工作遵循“学校统筹协调、学院自主迎新”工作机制,各院系创新迎新模式,迎新工作各具特色。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分别设置了“迎新门”,为学生准备了“防疫礼盒”,新生报到时走入“迎新门”寓意着崭新的学习生活就此开启,未来可期;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每位学生赠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各院系还为新同学们设计了科研展示墙、防疫物品领取站、签名墙、入学礼袋等,给新生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入学记忆。
各院系特色迎新
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新生激动地说:“大医不仅校园美,大医师生更是热情周到!能在这样的高等学府中深造、学习是一种幸运和享受”。
“亲切关怀”温暖师生。迎新当天,党委书记孙兆林,副校长邹存慧、佟春光,纪委书记于文峰等校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来到迎新工作站,看望慰问新生和工作人员,全程了解迎新工作进展情况。在校东门“防疫通道”,校领导详细了解了迎新工作流程和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在各院系迎新工作站,校领导看望慰问新生以及工作人员,询问了新生报到情况,希望新同学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争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与工作人员交流时,校领导希望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领导走进各院系迎新工作站看望慰问师生
学校领导与工作人员交流
“志愿服务”周到细致。今年,学校成立了由党员、干部、师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为新生入学提供周到、细致、热情的服务。他们当中,有的自发投入迎新工作帮助新生搬运行李,有的高举指示牌为新生和家长引路,有的为新生发放迎新材料,有的在迎新报到处耐心的为新同学介绍院系情况,有的投入紧张的新生接站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大医迎新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志愿者们为学生入学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迎新文化”彰显底蕴。迎新当天,一条条鲜艳温暖的迎新标语寄托着学校对新同学的美好祝愿,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宣传部、研究生院联合为新生们赠送《大医沈其震》人物传记,以老一辈大医人的崇高品行浸润心灵,引领学生不断向科研高峰攀登和探索。研究生院还制作推送了研究生《新生攻略》,集中展现了大医“一训三风”、日常学习生活全景,使新生还未踏入校园,便可了解大学生活的全貌。
学校为新生赠送文化丛书
迎新标语
为保障研究生新生顺利入学,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新生报到前,学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研究生入学各项工作;各单位、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新生入学工作顺利进行。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开展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抗疫精神宣讲等活动,全力做好入学季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