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医学人文精神,10月18日上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第二临床学院、麻醉学系、护理学院组织部分师生前往大黑石将军山遗体捐献者公墓开展感恩“无语体师”集体悼念活动。此次活动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精品项目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思政课教师,护理学院辅导员、研究生,2025级临床医学、麻醉学以及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等80余名师生参与此次活动。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我校遗体捐献者家属徐女士,和医学生们共上了一场特别的“思政课”。

活动开始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曹冬雷进行现场教学,介绍了我校遗体捐献事业开展情况,帮助医学生深刻认识人生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多样性,深刻阐释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离不开社会,引导医学生明晰职业使命与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后,我校遗体捐献者家属徐女士和师生们共同分享了亲人在进行遗体捐献过程的心路历程,勉励医学生们要心怀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坚定为医学事业奋斗的信念。在场的师生们深受感动,学生代表也发表感言,表达了对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崇高敬意,以及奉献医学事业的坚定决心。随后,徐女士以及师生们手捧鲜花,敬献至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并专注瞻仰了墓碑。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滕慧君作总结发言。她首先对遗体捐献者们的无私奉献和捐献者家属代表的深情分享表达了感激,指出医学生们能够在这样特殊的“课堂”里,接受如此深刻的生命教育是非常幸运的。滕慧君勉励医学生们要永葆敬畏之心、精进医术之能、涵养仁爱之德、担当奉献之责。将来要用仁心仁术去护佑万千生命,回报遗体捐献者们这份人间大爱。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的生动尝试。从医学专业背景出发,结合校史校情,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充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提升教学效果。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新领域,不断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平台,为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