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医新闻 >> 正文

辽宁省唯一!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医师郑皖亓获评“中国好医生”

稿件来源: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5-11-11   本文被阅次数: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

经过前期群众推荐、集中展示评议等环节,确定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医务人员为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郑皖亓成功入选“中国好医生”(辽宁省唯一)!

据悉,“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群众推荐评议活动自2017年正式启动以来,已累计宣传发布1100多位优秀个人和15支优秀团队,举办了24场现场交流活动,激励无数医务工作者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郑皖亓,用青春热血熔铸“高原医魂”

郑皖亓,女,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曾任那曲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

2021年初,她主动请缨奔赴海拔4500米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支援当地儿科建设,成为辽宁省第五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队的一员,并担任那曲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2022年6月,原定支援期满后,为系统完成儿科建设系列任务,她主动申请留任,继续参与第六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

援藏期间,她全程参与医院儿科病房升级改造工程、主导创建那曲市首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陆续开展多项新技术、发起举办藏北高原首届羌塘儿童医学讲坛、助力医院成功获批那曲市首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那曲市重点专科领域零的突破……同时,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与藏族同胞建立深厚情谊,生动践行“艰苦不怕吃苦”的老西藏精神。

三年间,郑皖亓连续完成两批次援藏任务,以专业与奉献守护高原儿童生命健康。因表现突出,获西藏自治区“援藏表现优秀个人”“援藏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第十批援藏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雪域高原护新生

2021年,郑皖亓主动请缨参加辽宁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伍,奔赴那曲市人民医院支援儿科建设。援藏期间,她参与儿科新病房的规划与建设,指挥患者转运搬迁,完成病房升级改造工作。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医院儿科床位数从原有的30张扩增至超过50张。2021年和2022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较上一年同期降幅分别达37.7%、17.6%,成功创建那曲市首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陆续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成分血换血治疗等多项新技术;她带领科室反复调试转运设备,制定转运流程及方案,实现了危重患儿24小时安全转诊;2023年7月,成功获批那曲市首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500万元,实现了那曲市重点专科领域零的突破;同年10月,发起举办藏北高原首届羌塘儿童医学讲坛,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参会人员对儿科临床专业知识及新进展有了进一步认识。

援藏3年时间里,郑皖亓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次深入偏远牧区,为牧区儿童义诊,送医送药;为了降低当地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普及儿童急救知识,她多次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前往那曲当地幼儿园进行幼儿急救培训,累计发放《高原儿童意外防护手册》超3000册;同时多次前往那曲市特殊人群服务中心开展残障人士保健工作。

民族团结“医”线牵

援藏期间,郑皖亓救治了许多危重的藏区儿童,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诸多好评,与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援藏临近结束时,郑皖亓始终放心不下藏族的小姑娘小卓玛(化名)——一名曾在那曲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当时她经过四十多天的救治,闯过一个又一个生存难关才艰难地活了下来。能给小卓玛亲自做一次家庭随访也是郑皖亓援藏结束前的一个心愿。2023年9月,她和同事驱车上百公里,历时3小时,到了安多县的一个牧区。小卓玛家经济较为困难,住的是草原上的土坯房,但进屋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却是满满一桌子丰盛的藏餐:酥油茶、牛奶、酸奶、牛羊肉、藏包子……这些都是孩子妈妈一大早起来精心准备的,这也是淳朴的藏族同胞们款待客人的最高礼仪。孩子妈妈一直感谢郑皖亓对孩子的关心和救治。看着健康成长的小卓玛,她含泪说:“这是医者最幸福的时刻。”

耕耘十载守安康

深耕儿科临床十余载,郑皖亓始终视患儿如自己的孩子。2024年,已经结束援藏任务的郑皖亓回到医院工作。跨年夜本是合家团圆的喜庆节日,郑皖亓却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岗位上参与值班。当晚120急救车紧急转来一名突发抽搐的4岁女孩,家长面对意识不清的患儿手足无措,情绪崩溃。郑皖亓一面温柔安抚家长,一面迅速展开专业评估,果断为患儿实施腰椎穿刺检查,精准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那一夜,她顾不上吃一口热饭,彻夜未眠守护在孩子的病床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最终患儿经过积极救治转危为安。新年钟声敲响时,患儿母亲哽咽致谢:“郑医生为我们全家守住了新年的希望。”虽然不能与家人团圆,但在郑皖亓的心里,这也是有生以来最有意义的新年。

从东北大地到雪域高原,在郑皖亓的故事里,展现的不仅是个人奉献的赞歌,更是一个群体用青春与热血熔铸的“高原医魂”。当无数个“郑皖亓”如星火般散落,将照亮健康中国版图的每一寸土地。

 

审核:丛丽  作者:

  最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