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5年11月的ESI最新数据。我校免疫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是继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后,“十四五”期间第四个新晋ESI全球前1%的学科,标志着我校在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基于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收录的 11000 余种学术期刊论文及其被引数据,系统揭示全球科学发展态势,可对22个学科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核心机构、高影响力论文、权威期刊及国家/地区学术表现开展深度分析。作为国际公认的科学研究绩效评价与发展趋势跟踪工具,ESI已成为衡量高校、学术机构及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与核心影响力的重要标尺,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等的关键参考依据。通常而言,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标志着其已跻身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彰显了该学科在全球学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影响力。
至此,学校共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形成了一个由临床医学(2012年)、药理学与毒理学(2016年9月)、生物学与生物化学(2020年7月)、分子生物与遗传学(2021年1月)、神经科学与行为学(2021年5月)、化学(2022年11月)和免疫(2025年11月)组成的优势学科集群。面向“十五五”,学校将以辽宁省“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布局与资源精准配置,继续巩固和扩大现有优势学科地位,全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并利用好精准的学科分析工具,继续识别和培育潜在突破点,推动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持续攀升,争取在全球前1‰学科上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