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办,学校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感知中国——中国肿瘤防控考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我校来自伊朗、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八名留学生代表,在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潘艳、党支部副书记郭艳秋带领下,以大连为起点,跨越1400多公里,先后前往北京与河南林州,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沉浸式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中国在肿瘤防控与乡村医疗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社会实践团第一站抵达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该院特聘教授、我校优秀校友乔友林详细讲解了中国肿瘤防控的发展历程、学院的组织架构、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潘艳介绍了学校“留学大医,感知中国”品牌活动建设情况,并与乔友林教授就持续合作打造这一品牌活动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后,社会实践团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赵方辉教授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科室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及团队构成。座谈会结束后,留学生们实地参观了实验室与展区,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医学教育及公共卫生体系的了解。


社会实践团第二站转赴河南林州,走访了林州市食管癌医院。在医院院史馆,工作人员通过老照片、早期医疗设备、病历资料等实物,生动讲述了医院从20世纪60年代的简陋诊室发展为如今具有专科特色的食管癌医院的历程及北京医疗队的感人事迹。留学生们还实地参观了胸外科病区,与医生深入交流食管癌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内容。随后,留学生们前往林州食管癌防治研究基地,探访北京医疗队曾经工作和生活的旧址。

在座谈交流会上,林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宋庆华和林州市食管癌医院院长王庆伟先后致辞。潘艳对林州市卫健委和食管癌医院为留学生实践活动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详细介绍了学校红色校史、国际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及亮点工作。她表示,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两种精神、一种能力”,已入选1个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实践基地,希望双方延续这份因“感知”而结缘的情谊,开启国际教育校院合作新篇章。郭艳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范金虎教授围绕“感知中国”实践活动对推动国际教育的积极意义分别做了发言。

社会实践团第三站来到红旗渠纪念馆。通过老照片、工程模型等丰富展品,大家深入了解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历时十年修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红旗渠的壮举。随后,大家实地参观了青年洞,了解300名平均年龄仅23岁的青年历时一年半开凿616米隧道的感人事迹,切身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深化了我校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合作交流,帮助留学生们系统学习肿瘤防控知识,也让他们亲眼见证了中国乡村医疗的进步与乡村振兴的成果。今后,国际教育学院将进一步打造“留学大医,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系列品牌活动,为留学生走进中国的社区、企业和乡村,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治理、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搭建平台,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