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年基层动态一览 >> 正文

“麻”于精诚“醉”心仁术|麻醉学系举办2025年大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竞赛

稿件来源:麻醉学系  发布时间:2025-11-04   本文被阅次数:


麻醉学子秋点兵,技能赛场见真功。为进一步深化麻醉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麻醉医学生临床技能,11月1日,麻醉学系在学校实践教学中心举办了2025年大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竞赛。麻醉学系主任、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闻庆平,麻醉学系直属党支部书记林敏,学系副主任武平出席活动,两所附属医院麻醉科骨干教师担任裁判,2022级66名学生全员参赛。竞赛开幕式和闭幕式由武平主持。

武平主持开幕式

精耕细作备实战,匠心筑梦强本领

自竞赛筹备以来,学系高度重视、统筹谋划,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目标,强化赛教融合,全力推进备赛工作。学系领导班子召开专题筹备会,围绕“贴近临床、强化基础、提升综合”原则,制定详细竞赛方案,明确五站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并多次现场办公协调场地、设备及后勤保障,在教务处和实践教学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为竞赛筹备和比赛工作提供了充分保障。学系教师团队组建了专项指导小组,为参赛学生提供系统性训练。全体参赛学生积极备赛,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进行技能练习,在模拟操作中不断精进技术细节,展现了麻醉学子精益求精、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竞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题筹备会

现场协调

赛前规范指导

赛前动员鼓干劲,氛围满满燃激情

竞赛正式开始前,闻庆平主任作赛前动员讲话,重点突出了麻醉学科专业的深厚底蕴、厚积薄发和近年来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肯定和强调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强化赛教融合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沉着应战、发挥水平,在实战中展现麻醉学子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并预祝赛事圆满成功,赛前动员极大激发了参赛学生的信心与热情,为竞赛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闻庆平主任赛前动员

五站竞技展风采,医者初心磐石定

本次考核设置“气管内插管术”“桡动脉穿刺术”“中心静脉穿刺术”“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心肺复苏”五大模块,全面考察学生对麻醉学核心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赛场内学生以抽签方式依次进入各站,面对模拟患者与标准化器械,始终保持专注严谨的态度。整场竞赛紧张有序,学生以规范的操作、稳定的心态交出了高质量的实践答卷。

第一站: 气管内插管术

第二站: 桡动脉穿刺术

第三站: 中心静脉穿刺术

第四站: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

第五站:心肺复苏

比赛现场

以赛促教明方向,笃行致远启新程

经过4小时激烈角逐,竞赛完成全部考核环节,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最佳单项奖5名。


最佳单项奖合影

三等奖合影

二等奖合影

一等奖合影

颁奖仪式上,林敏充分肯定了本次竞赛周密的组织安排和专业的评判点评,以及参赛学生展现出的扎实功底、娴熟操作和良好职业素养,勉励同学们要将赛场比拼和成绩转化为终身受益的临床本领,更要传承大医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在从医道路上薪火相传、笃行不怠,心怀热爱、步履不停,努力成长为能扛重担、可拖性命的优秀麻醉科医生,共同为守护人民健康续写大医荣光。

林敏书记总结讲话

会上,本次竞赛裁判长、附属第一医院三部麻醉科主任苗壮教授和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王妮教授分别对赛事进行总结点评。苗壮结合各站点操作情况,充分肯定了学生们扎实的技能基础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时就操作细节的精准性、流程优化的系统性提出了建议。王妮赞扬了学生整体的临床思维与应变能力,并鼓励大家将竞赛收获融入日后学习,持续精进。本次竞赛全面反映了麻醉学系实践教学的扎实成效,学生操作规范性、应急反应能力显著提升,尤其在多站式考核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思维与团队协作意识。

苗壮教授点评

王妮教授点评

本次临床实践能力竞赛不仅是麻醉学子专业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学系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精彩呈现。竞赛通过搭建“学、练、赛、评”一体化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思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今后,学系将继续深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模式,定期开展临床技能竞赛活动,将技能竞赛融入日常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临床思维、技能操作及职业素养,为麻醉学科培养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持续赋能。

合影留念

获奖名单:

最佳单项奖 气管内插管术 朱羽彤

桡动脉穿刺术 李佳琪

中心静脉穿刺术 林欣梅

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 法吾娜

心肺复苏 张宇飞

三等奖:曾书怡、梁思琪、艾则麦提江、张馨予、

郑雨晨、励博锋、姜波函、李佳琦、宋嘉诚

二等奖:张兆洋、冯景齐、霍嘉音、张昊琪、赵婉婷

一等奖:张越、李晓雨

审核:丛丽  作者:麻醉学系

  最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