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盈枝。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学子在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建行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等高水平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大医影像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由医学影像学院王迅同学担任负责人,卞艺霏、董一凡等同学参与,医学影像学院院长杨超教授担任第一指导教师完成的"智诊无忧——基于多模态影像的阿尔茨海默症精准AI辅诊平台"项目,荣获国赛主体赛一等奖,实现了学院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也是学校近10年来最好成绩。


该项目直面阿尔茨海默症早筛难题,创新构建了基于多模态影像的AI辅助诊断平台,通过优化检测手段和影像处理方法,建立了"医学-工程-产业"跨学科协作体系。项目还创新性地构建了"社区-医院-居家"三级筛查网络,为提升基层AD早筛能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脑疾病防治战略。


在今年7月举行的"建行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中,由医学影像学院王牧远同学担任负责人,张思璐等同学参与,医学影像学院党总支书记罗莹担任第一指导教师完成的"防卒智链——中医药+数智技术构建卒中防控新范式"项目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同时该项目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该项目创新性地融合中医药特色与数智技术,构建了"志愿服务+AI技术+药食干预"三位一体的脑卒中防治体系,形成了贯穿"筛查-评估-预防"全流程的创新防治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凭借其创新性和实践价值,成功入围2025年度辽宁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决赛,并受邀参加“尖山论创——从创业者到企业家”东北财经大学第二届校友创新创业创投论坛。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教育与科研训练有机融合,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优质平台,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杨超,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影像学院院长,指导项目"智诊无忧——基于多模态影像的阿尔茨海默症精准AI辅诊平台"获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亲自挂帅出征参与项目指导,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从阿尔茨海默症的精准筛查到脑卒中的创新防治,展现了影像学子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实践育人方面的丰硕成果。
青春因创新而精彩,梦想因奋斗而绚烂。期待影像学子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继续勇攀高峰,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在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