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大医首页 | 站点地图   
大医首页 | 本站首页 | 大医新闻 | 专题聚焦 | 视频空间 | 媒体大医 | 人物风采 | 大医校报 | 图说大医 本站首页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浏览文章    本站首页: 本站首页 > 大医新闻 > 2022年大医新闻一览 > 正文

【字号: 】 【我要打印

【抗“疫”真“情”】大医“情”书(第50封)在雪域高原同心抗疫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2-09-17 08:16:03   本文被阅次数:


【编者按】疫情“大考”,共聚力量;感受暖阳,汇聚成光。连日来,一封封令人动容的“大医‘情’书”饱含关怀、诉说牵挂、鞭策鼓舞!今日起,学校将陆续发布【抗“疫”真“情”】大医“情”书,让我们共同参与和感悟来自大医抗疫的精神力量。欢迎全校师生员工、医务人员积极投稿。投稿邮箱:dyxcb@dmu.edu.cn


在雪域高原同心抗疫

——致家人的大医“情”书

亲爱的家人:

距离8月16日匆忙离连至今已经快一个月的时间了,每天处于繁忙的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再加上身体也要逐步适应这独特的高原环境,好像一直没有时间静下来跟你们聊聊。

走时太匆忙,还是在值夜班时突然看到科里下发的省卫健委调派专家赴西藏那曲指导疫情工作的报名通知,当时脑子里好像什么都没有想,完全凭借本能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毕竟自己是一名党员,年富力强,有着丰富核酸检测经验和数次援外支援经历,是这次特殊外派任务的绝佳人选。报完名才想到自身的情况:你尚处孕期,家中还有年幼的孩子,身边也没有老人帮扶。是你的积极鼓励给了我勇气,是岳父岳母的紧急驰援给我吃了定心丸,而糖豆豆的嘱咐:“爸爸你要努力‘打病毒’,早日回来!”更是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对女儿说:“病毒是个坏东西,爸爸一定会打败它!”

去路漫长,到达拉萨就用了半天的时间,初入西藏立即体验到了血氧下降的威力,全身酸软,但我们未作停留就乘坐客车继续进发,一路上大家强忍着剧烈的头痛大口大口地吸着氧气,历经了近20小时,我们这支专家队伍终于在8月17日凌晨2点抵达了平均海拔为4560米的西藏那曲市。

初到那曲,高原反应是我们必须克服的第一个“下马威”。明显的气短、稍事活动即感觉接不上气,头痛也随之而来,伴随着血氧浓度的不断降低,入睡困难,只能靠服用止疼片和安眠药来辅助缓解症状。感谢那曲市委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提供不间断的氧气供应,刚来时嘴唇青紫,60%、70%的血氧,120次/分的心率我也能坦然面对,因为我知道疫情如火,只有尽快投入工作才能尽早控制住疫情。

到达那曲的当天下午,我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在抵达后的第一时间便多次参与由市委领导、国务院联防联控督导组以及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的疫情防控会议,会议上对那曲市疫情防控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同时开始对那曲市多家核酸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我在第一时间进驻那曲市人民医院,对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软硬件设施进行了细致了解,对那曲市整体核酸检测能力及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估,用最短时间对那曲市核酸检测能力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意见,使得那曲市能够更高效和更高质量承担核酸检测工作,为有效控制当地疫情的扩散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我也不断往返于那曲市及下设区县,就那曲地区人员储备、仪器设备运行、流程程序、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各方面与当地人员进行细致沟通和探讨,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实验室工作流程及实验环境改造或布局提出建议,进一步规范了检测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大连既往多次新冠肺炎疫情我都积极参与一线检测工作,支援天津时我还是队长,从实验室组建到后勤保障工作都是我的职责范围,这些宝贵的经验我都带到了那曲。从辽沈大地来到雪域高原,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要工作需要,我就会毅然坚守在这里,和坚强、勇敢、淳朴的那曲人民一起同心抗疫、并力前行,相信就像刚来到西藏当天遇到的那一瞥彩虹一样,藏北羌塘高原定会很快拨云见日,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绽放出属于她的美丽!

在这里战斗的每一天,我都会竭尽所能地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而无数个我们的微薄力量,会汇聚在一起,汇聚成足够磅礴强大的力量,战胜疫情!感谢有你和女儿、我的家人们做我的坚强后盾,请相信我一定会不负所托,不负所爱,期待早日团聚的那一天!

附属二院检验党支部 杨春辉

2022年9月

审核:包蕾

 
站内搜索
最新更新
· 省委第七巡视组调查问卷
· 我校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庆...
·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暨202...
· 大连医科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
· 学校隆重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
快捷菜单

快速返回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邮政编码:116044 电话:86-411-86110023
Copyright  ® 2010 大连医科大学 辽ICP备150086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