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大连医科大学京津冀校友会成立一周年校友代表返校座谈会在校部507会议室举行。我校京津冀校友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韩鸿宾教授率领10余位校友代表重返母校,与校党委书记李海洋,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莹,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晓丽,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志宇等校领导,以及党政办公室、招生与就业处(校友办)、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谋发展。座谈会由杨晓丽主持。

座谈会上,韩鸿宾首先回顾了校友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成果。他介绍,京津冀校友会自2024年3月20日在北京成立以来,已吸纳了近百名在医疗、科研、产业等领域的杰出校友。校友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医学技术博士点申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母校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医学技术学科建设方面,校友会整合多方资源,助力学校成功获批东北地区首个医学技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未来将继续以“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为宗旨,搭建更高效的资源对接平台。

李海洋代表学校对校友们的莅临表示诚挚欢迎,对校友会一年来的卓越工作给予高度赞誉,并表达了对京津冀校友会未来发展的期待。他指出,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校友工作机制,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合作,为校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学校也将充分吸纳校友们的意见建议,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

刘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专业、科研平台建设、附属医院发展、人才培养及办学条件提升等方面的改革与进展情况以及谋划“十五五”发展的重点内容。她表示,学校将重点发展医学技术、智能医学、中西医结合等特色学科,希望校友们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在科研合作、平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深化与母校的合作。未来,学校计划定期组织“大医校友论坛”,为校友与母校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进一步优化校友返校流程,未来校友们可通过“校友卡”便捷入校参观、参与学术活动,重温校园记忆。

随后,校友代表们结合各自专业领域,为母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校友会副会长、华融科创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丽娜提出要把握人工智能与医学技术融合的发展机遇;校友会理事、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宏伟建议学校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更多扎根一线的医学人才;校友会顾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吴昱东教授则从招生、培养、就业角度,建议突出学校培养特色,吸引优质生源,输出高质量医学人才。多位校友还表示,愿意为学弟学妹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助力母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刘志宇表示,学校将积极落实京津冀校友会代表们的意见反馈,更好地利用校友资源,促进校友与母校的共同进步。同时,他还提到学校计划进一步加强医疗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实力,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杨晓丽在主持中表示,作为分管校友工作的负责人,她深感责任重大,强调校友工作是“特别有意义、值得做且必须做好的”。

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人员就多项合作事宜达成共识。校友们纷纷表示,对大连医科大学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母校发展,为大连医科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贡献力量。会议结束后,校友代表们还参观了校园,感受春意盎然的美丽校园。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校友情谊的凝聚,更开启了校友与母校“共谋发展”的新篇章。未来,大连医科大学将持续深化校友联动机制,携手校友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大医答卷”。相信在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下,学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