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 正文

张大庆:继承与创新——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谈起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4-12-22   本文被阅次数:


专家简介:张大庆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诺贝尔奖授予了三个寄生虫病的专家,其中有一个就是咱们中国本土的科学家,主要发明了一个很重要的治疗疟疾的药物,具体的内容我就不介绍了。我要介绍的是疟疾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从冰河时期开始侵袭人类,对人类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罗马帝国的灭亡过程当中,疟疾的肆虐是导致其灭亡的一个很重要的疾病的原因。直到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探险发现了新大陆,他们在秘鲁找到了金鸡纳的树皮,这种药物被认为能够很好地治疗发热性的疾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也面临着很重要的疾病的挑战,这个时期主要还是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有一些营养缺乏性疾病。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中国政府也希望很快地控制疾病。但是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还很落后,发展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不会马上使得更多人受益,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因此,提出了用另外一条路,就是要发展中国的医学。所以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如果说诺贝尔奖今年授予屠呦呦研究员,按照现代的科学的评判,科学思想的提出是来自于毛主席,科学的路径是来自于毛主席。毛主席还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做“中国中医研究院”,这样屠呦呦才得以进入这样一个单位去工作。

当时在中草药这一块有很多从民间药方里找,看大海捞针能捞到什么好东西。其实当时并没有立刻锁定青蒿,科研人员在很多很多中草药里面去找,包括屠呦呦小组。他们是在1969年的时候成立小组,屠呦呦作为组长,还有组员,一个叫余亚纲,还有顾国明等等,他们就开始一系列的研究,最后在1971年提取出了比较好的结果。这是屠呦呦最重要的贡献,100%的抑制率,这是她获得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根据。大家知道这个是在分工合作,在那个时期是一个竞争的状态,还有别的小组也在做,大家都在慢慢的集中在一个方向。当时屠呦呦提到了100%抑制率的时候就非常高兴,他们在会议上做了报告,报告之后其他的小组马上都集中到了青蒿上来提。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从科学研究来讲,提取套路并不是一个新的方法,只是谁先能够从这样一个里面找出来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里屠呦呦先生从青蒿里面提取出来了100%青蒿素,这样的几个步骤她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后来被授予了各项奖项。后面为什么认为其他的学者也有很重要的贡献呢?我们看到它真正的要成为一个药物的话还要确定她提取的是一个什么东西,还要鉴定,还要做结构的分析,这样以后才能变成一个有效的药物。这样一个过程里面可以看到有很多科研人员也都参加进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临床。

现在有很多人讲是不是青蒿素这样一个很重要的研究不被认可,被忽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在国家科学大会上就给了奖励,并且也给评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时是没有一等奖的,国家还是很承认的。大家知道在80年代的时候,英国的有个讯文说青蒿素是来自于毛泽东主席的礼物。大家知道在当时这样一种语境下面,我们可以感到毛泽东关于从中医药里面去挖掘、去提高的思想,对青蒿的研究还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其实我们还看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学者业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还有一个就是很重要的临床的贡献,就是药物。因此,当青蒿素被授予各种奖项的时候,他们所看重的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们看重的是青蒿素本身是治病的,是治一种寄生虫病的,是治穷国的穷人的病的。其实,现在青蒿素遇到很大的挑战,青蒿素现在也在产生耐药性,屠呦呦现在也很担忧,就是说它已经应用了几十年了,它还会有耐药性。

因此我们对于这样一个事件的结论:首先它是一个政治任务的产物,并且它是一个科学的合作,很多的机构都做出了贡献。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在最关键的时候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所以说,青蒿素诺贝尔奖给她了也是理所当然的。主要我认为诺贝尔奖颁给寄生虫病是一个例外,不是一个常规。因为50年代以后,诺贝尔奖再没有颁给寄生虫病、传染病,都是颁给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神经、脑科学等越来越高端的科学。今年突然把它颁给了这样一个给穷人带了福利的疾病,我想很多人也没有想到。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崛起的一个标志,这个能够体现诺贝尔精神:为人类的最大福祉。我个人的推测,诺贝尔奖颁给屠呦呦和青蒿素,与其说是对一个科学家的发明研究重要性的强调,还不如说是对这样的一个药物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强调更重要!

审核:何奇  作者:

  最后更新:2015-11-6 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