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23届心房颤动学术会议在大连启幕

稿件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7   本文被阅次数:


7月4日,由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大连心脏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23届心房颤动学术会议(CAFS 2025)”在大连启幕。来自国内外的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滨城,共襄房颤防治领域的学术盛举。

会议由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夏云龙主持。他指出,本次会议设置六十余个板块,四百三十余场演讲,邀请十余位国际专家莅临,开设“心房颤动国际论坛”“‘一带一路’房颤论坛”“中国房颤RCT研究专题论坛”等特色论坛,同步进行一百家手术演示及全国直播,5种形态PFA手术等新技术亮相,以学术为桥凝聚智慧共识,以创新为帆引领房颤诊疗新发展。

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夏云龙主持会议并致开场词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连代表市卫生健康委致辞,她表示,依托大连的康养资源优势,附属第一医院正全力构建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服务体系,加速前沿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本次会议聚焦房颤诊疗前沿,更肩负深化国际合作的使命。会议期间启动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将推动与沿线国家在科研、医疗、人才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连致辞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会议历史,从1997年首届会议至今近三十年,老一辈专家作为我国心律学的先驱与开拓者,为领域发展奠定基础。他指出,会议平台见证了中国医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与为房颤患者服务的实践,是国家健康事业与心律学发展的“指引者”。希望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携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十四亿人的健康奋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表示,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分会将集中力量打造覆盖全国的培训平台,成立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协作组(CRCT group),希望到2035年实现我国在心律失常消融诊疗领域的均衡化发展,推动县级医院达到与北京、上海同等的安全诊疗水平。期待大连医科大学团队延续三十年会议传统,为房颤防治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致辞

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莹在致辞中介绍了大连医科大学的建校历史及学科优势。她表示,作为会议承办方,附属第一医院与哈萨克斯坦医学中心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将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打造高规格国际合作平台,这是房颤学术会议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期待与各位专家深化合作,推动房颤防治技术革新与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我国房颤防治水平提升。

大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莹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回顾了30年来房颤诊疗理念的演进,从单纯的心律失常逐步被视为专病,如今更被看作多种疾病共存的“共病”,他指出,尽管介入技术发展迅速,但房颤发病机制仍有诸多未解之谜,解决这些问题需临床医生、电生理学家、研究人员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而大连房颤会正是促进这种交流的重要平台,期待会议推动领域未来三十年的持续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指出,过去二十余年,在全国同道努力下,房颤抗凝治疗比率与效率显著提升,消融数量与成功率双增长,科研方面多项原创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国产医疗器械研发取得突破,脉冲场消融技术因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成为房颤治疗新方向。此次会议的房颤介入手术展播周规模空前并向周边国家转播,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致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作为七零后代表发言。他表示,新一代医者将传承前辈优良传统,同时抓住中国在学术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机遇,努力拼搏,在房颤防治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不负前辈期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致辞

瑞典隆德大学Pyotr Platonov教授作为国际专家代表发言。他指出,房颤是影响数百万患者的重大临床挑战,当前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新的标测、消融技术不断涌现,但我们对疾病本质的认知仍需深化,破解这些难题的最好途径是知识积累与共享。本次会议为交流互鉴提供平台,期待与会者能充分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推动房颤防治领域发展。

瑞典隆德大学Pyotr Platonov教授致辞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教授指出,伴随着我国老龄化,房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近年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房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在全球百强心脏研究医院的名单中,我国有30家医院入选,但在关键试剂、医疗设备研发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期待本次会议能够推动专家交流,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房颤领域的研究与转化,助力我国房颤防治再上新台阶。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教授讲话

在与会同道的见证下,中方代表、哈萨克斯坦代表和与会嘉宾共同登台,正式启动心血管医学技术推广示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启动仪式

第二十三届心房颤动学术会议在大连启幕,不仅是对过往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从国内防治体系构建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技术创新到科研转化,会议凝聚全球智慧,为房颤防治事业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将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房颤防治水平迈向新高度。

审核:丛丽  作者:附属第一医院

  最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