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校史文脉,彰显先辈育人精神,4月18日“故纸低语,师道长存——老教材讲述大医故事”大连医科大学建校初期教材展在校图书馆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由图书馆主办,系统梳理并首次集中展出了我校自1947年建校至上世纪80年代期间,由前辈教师及团队编撰出版的代表性教材与专著。展品珍贵丰富,其中,吴襄先生倾注毕生心血、历经六次修订的《生理学大纲》,张毅教授奠定学科基础的《药理学》,如同一扇扇开启尘封记忆的校史之窗;《微生态学》《新急腹症学》等著作,则生动展现了大医人在艰苦岁月中开拓进取、开创学科建设的辉煌历程。图书馆系统技术部历时2年整理收集教材并建设数据库,为本次展览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图书馆专门组建讲解团队,为读者提供深度讲解服务,让“老教材”真正“开口”讲述大医故事。

展览自推出以来,在全校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各院系、教研室、退休教职工、学生踊跃参观,截至目前,已为20多个部门提供集体观展讲解服务,累计接待400多人次,获得广泛好评。参观过程中,不少教师通过拍摄展板和参展教材等方式,将展览内容作为自己课程教学的思政素材,充分彰显了此次展览在课程思政中的独特价值与教育意义。生理学教研室的李韶教授在留言中,既深切表达了对前辈严谨治学精神的崇敬与感慨,也满怀热忱地展望了对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开拓。多个二级学院将观看展览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校史文化学习和教育内容,并通过学校网站“基层动态”等平台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展览的教育辐射效应与影响力。

此次教材展不仅是一场珍贵文献的抢救性保护与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生动的校史文化教育和师德师风传承活动。它将厚重的历史积淀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资源,让广大师生深切感受到建校先贤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有效激发了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弘扬我校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注入了新的动力。鉴于展览取得良好反响,图书馆计划在秋季学期开学后继续延长展期至10月末,让更多师生有机会走进这场跨越时光的校史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