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医新闻 >> 正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一行到附属第二医院调研指导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工作

稿件来源: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4   本文被阅次数:


7月30日上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董云龙率队,赴附属第二医院专题调研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工作。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宏邈、中医医疗服务处处长李鹏,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曲刚、中医处处长宋斌,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尚东等领导专家陪同调研。医院党委书记任萍,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宇,党委副书记吕德胜,副院长尹剑,纪委书记勇前,副院长张桂信,中医科主任及骨干人员、风湿免疫科主任及骨干人员、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参与调研。

调研组以实地走访结合项目科室现场汇报的形式开展深度调研。董云龙副司长一行首站来到中医科门诊,在特色诊疗区驻足观摩中医技术操作,详细询问中西医结合服务模式创新情况。中医科主任姚娓教授现场汇报了科室依托旗舰项目建设契机,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经典病区改造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董云龙副司长指出,综合医院中医科要持续扩大门诊服务能力,优化“大门诊、小病房”的发展格局。

随后调研组实地考察中医科病房,重点了解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执行情况。医院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制定了急腹症、泌尿外科、肿瘤等方向的中西医协同发展规划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并常态化开展联合查房,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董云龙副司长对"团队共管、方案共商、疗效共评"的协同机制给予充分肯定,强调需进一步固化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标准流程。

在风湿免疫科病房,科室主任孔晓丹教授重点介绍两大核心举措:一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常见疑难病,形成成熟的中西医协同诊疗路径,实现"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二是依托东北首个风湿重症监护室(RhICU),建立"西医救治为基,中医增效减毒"的危重症干预模式。以重症狼疮合并脑病等急危症为例,免疫抑制剂治疗与中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相结合,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3天。针对董云龙副司长关注的"如何发挥旗舰科室的区域示范作用"问题,孔主任汇报:科室建成痛风中西医结合一体化门诊,融合微创针刀镜等技术形成地域特色防治方案,并通过国家级、省级学习班推广经验,初步构建区域辐射网络。

调研结束时,董云龙副司长对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协同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需以"旗舰"科室建设为引领,通过深化中西医协同查房、中医会诊、MDT等机制,在保障常见病、多发病规范诊疗基础上,聚焦重大疑难疾病的中西医协作攻关,充分挖掘中医药独特优势;同时强化"西学中"人才培养,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中西医临床一体化融合,切实履行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的社会责任。

此次调研既是对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成效的国家级检验,更是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战略指导。医院将以此为新起点,以建设"行业标杆"为目标,持续深化协同机制创新,强化诊疗平台建设,攻关风湿病、疑难病等领域关键技术,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西医结合智慧与力量。


审核:丛丽  作者:霍嘉琳

  最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