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提升新生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大连医科大学于九月下旬组织开展了两场大规模、多层次的新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普法教育”三结合的模式,学校着力为新生筑牢校园安全的坚实防线。

一、理论奠基:2000余名新生共上“开学安全第一课”
9月11日下午,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安全第一课”在体育馆正式开讲。本次讲座规模空前,现场2000余名新生接受了一场系统全面的安全理论教育。
课程特邀四位来自实战一线的专家警官,围绕大学生活涉及的主要安全领域展开讲解:
国家安全:大连市国家安全局警官首先登台,深刻阐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与时代内涵,引导学子们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家国,筑牢思想上的安全防线。
反电诈防护:旅顺口区反诈中心警官以案说法,揭秘了针对高校学生的常见诈骗手法,生动讲解了“不听、不信、不转账”的防骗秘诀。

交通安全:旅顺口区交通管理大队警官聚焦日常出行,通过警示案例强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学生们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消防安全:旅顺口区消防大队警官讲解了火灾预防、报警、扑救初起火灾和火场逃生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实操演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讲座还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对《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讲,帮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二、实践强化:消防实操演练提升应急技能
9月17日,学校党委保卫工作部专门组织新生开展消防实操演练活动。与理论讲座相区别,本次活动重点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新生们亲自操作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模拟扑灭初起火灾,切实掌握“见火不慌,抬手就打”的实操技能。

三、体系化成效:构建平安校园新格局
从体育馆的理论宣讲到户外的技能训练,通过两场衔接紧密、内容互补的活动,大连医科大学成功构建了“理论+实践+普法”的立体化安全教育新模式。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对学生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效增强了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