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份栏目(作废栏目) >> 正文

让医学人文精神之光温暖每一颗病痛的心

稿件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发布时间:2012-04-26   本文被阅次数:


如果把希腊、爱琴海、科斯岛、梧桐树,这4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在“GOOGLE”中进行搜索,所有的搜索结果几乎都与旅游、爱情、浪漫无关,结果齐齐地指向同一个人、同一件事——那就是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及希波克拉底誓言。这是公元前5世纪医者对生命的庄严宣誓。

医生与患者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然而,不知何时,他们却变成了彼此的敌人。近年来,医生被伤害,甚至被砍杀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也更值得我们深思。作为“生命的守护者”,如果医生的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又怎能给患者以安全呢?

从患者来看,对医学知识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认识不够,是导致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看病就像“消费”,只要花了钱,就该治好病。如果治不好,医生就是“杀人凶手”。事实上,现代医学远没有达到包治百病的阶段,这是由生命本身复杂性决定的。由于医学的局限性所致,即便是对于某些常见病,尽管医生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也无法保证绝对治愈。然而,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久久流传,是对人文医学的精辟概括。他告诉人们,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安慰。

“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事实上,医生应该把医学的目标不仅仅视为疾病的“治愈”,还要以人文精神关注病人本身。疾病与病人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人文医学注重的是人对感情的需要,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更是医学的一种责任。医生的一句解释、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作用。据统计,在医疗纠纷中,大多数是由于医患交流不畅造成的。医疗技术是有局限的,而大爱是无疆界的。

面对疾病,医患应携起手来,互相理解,彼此尊重。作为患者尽可能理解医学和医生;作为医生,除了要以敬畏和尊重生命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之外,医生本人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及理解有时比外科的手术刀和药物还重要。

同时还要对百姓开展医学知识普及教育,百姓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科普教育来了解医学常识,从而打破误区,对医学及医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审核:李林朋 作者:徐英辉  作者:徐英辉

  最后更新:2012-4-26 15:21:13